纺织业是陕西省的传统支柱产业。1989年以前,陕西纺织工业总产值、实现利税、出口创汇分别约占全省的15%、20%和40%,是陕西省产值第一的行业,也是利税、创汇大户,在繁荣市场、出口创汇、解决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陕西国民经济和全国纺织工业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纺织的产值已由1949年的5343万元,发展到2018年的产值445亿元、利润31.6亿元。同时,从咸阳西北一棉走出的赵梦桃已成为全国纺织工人的典范,吴桂贤成为我国第一位女副总理;从陕棉八厂走出的张艺谋成为我国第五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
西安、咸阳纺织城驰名全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政策和措施恢复和发展纺织工业,陕西纺织工业迎来发展契机。从1950年开始筹建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开始,陕西重点发展棉纺织工业,短短几年时间,建设一个个大的棉纺织厂,先后有国营西北第一、二、三、四、五、六棉纺织厂和西安纺织厂建成投产,新增纱锭37.99万枚,布机11448台。白鹿塬下,依次排列有西北一印、西北三、四、五、六棉纺织厂,形成了驰名全国的“西安纺织城”。
从1958年开始,陕西纺织工业在生产建设上,由过去主要发展棉纺织工业转为棉、毛、丝、针织、印染、纺织机械、纺织器材等多行业全面发展。在咸阳市原有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国营西北第二棉纺织厂的基础上,又重点建设了国营西北第七棉纺织厂、陕西第一毛纺织厂、陕西第二印染厂、咸阳纺织机械厂和陕西纺织器材厂等,继西安纺织城后,咸阳市也成为我国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
1989年时,陕西纺织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3.12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64%,占全国纺织工业总产值的2.43%;实现利税50818万元,占全国纺织工业的3.22%;40年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28.32亿元,上缴利税94.36亿元,为投资的3.33倍。
20世纪90年代以后,陕西纺织工业遇到了困难,在全国纺织行业和全省工业中都是亏损大户。199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将纺织作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突破口的战略决策,为纺织工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当时的国家纺织工业局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陕西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三年突破口”工作的实施,陕西纺织工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经济运行状况明显改善,基本摆脱了困境,三年共减亏5.72亿元,减亏幅度为90%,尤其是陕西省直属企业,不仅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扭亏指标和企业脱困任务,而且还在2000年上半年整体扭亏为盈,提前半年实现了三年脱困目标,全年实现利润2569万元,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1000万元的盈利任务。